最新文章
課程案例
觀點聲音
互動分享
培訓會議
互動分享
愛心公益
社區融合
教學研究
政策法規
名師名校
時事報道
學習課堂
就業幫扶
活動報道
招生簡章
以上那些可都是感統失調的癥狀哦。特此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0-12歲各年齡段孩子的感統訓練清單,建議收藏慢慢看哦。肚子貼地爬行以及手掌和膝蓋撐地爬行時,大腦會接收本體覺,前庭覺和視覺的感覺刺激,同時了解環境中物品與自己的空間關系,以及對自己身體位置的知覺。
來源:沐苗教育
13小時前
孤獨癥孩子康復干預中的“融合”淺析與實施建議
隨著信息傳播途徑越來越多樣化,獲取信息也越來越容易,在孤獨癥干預中“融合”這一概念慢慢走進家長們的視野,當了解過關于孤獨癥孩子融合效果及一些成功案例后,融合也逐漸得到很多家長的重視。那么對于“融合”家長們該如何實施呢?
來源:百度新聞
13小時前
楊紅:讓每一位學生在她的課堂上都有收獲|特教人物
吳愛華表示,青島應提高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對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搶救性康復訓練的0至9歲殘障兒童家庭發放送訓補貼,并建議參照教育系統的特殊教育崗位津貼,給予殘疾兒童康復工作人員一定比例的崗位津貼。
來源:青島新聞網
2天前
益周干貨|社工如何做好特殊兒童服務?
社工工作的目的就是幫助弱勢群體,而不是在先傷害弱勢群體后再極力地去補救和治療,對于特殊兒童,尤其是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他們本就很敏感,缺乏安全感,而因此社工在服務特殊兒童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避免因為“貼標簽”而給他們帶來二次心理傷害。
來源:恩派福州
4天前
面對自閉癥孩子在班級中,有家長投訴,有家長寬容,你會如何選擇?
由此,不禁聯想到之前遼寧一自閉癥的孩子因為在普通小學上學被家長們投訴到教育局的事情,最終學校根據規則決定采用家長陪讀的方式挽留住了這個孩子,當時也引起了不少人對這些投訴家長們的聲討。
來源:煮酒看天下
4天前
特殊兒童為什么要進行融合教育?| 特教觀點
融合教育指的是一種讓大多數殘障兒童進入普通班,并增進在普通班學習的一種方式。融合教育希望能合并普通及特教系統,建立一統整獨一的系統以管理教育資源,并希望將不同種類班級的學生融合在一起。倡導特殊兒童和一般兒童融合教育,也是促進社會和教育機構對人員和資源進行重新分配。
來源:特教觀察
4天前
聽障兒童學前語言康復現狀及其對策
就聽障兒童個體而言,若不及時干預,后期會讓聽障兒童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學習、婚姻、就業。從社會的角度上看,通過對聽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能讓社會更和諧、公平,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
來源:原創
6天前
上海疫情下,50多萬殘障人士如何自救?
上海疫情爆發之后,家住上海的漸凍癥患者陳女士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爬樓,他住的小區也沒有裝電梯,做核酸成為了他的一大難題。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的上海共有59.5萬持證的。
來源:何友禮愛生活
6天前
融合教育,堅持不落下每一個孩子
安青網訊“感謝在我們面臨黑暗時,給予我們光明......”日前,合肥市教育局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寫信人是合肥市十里廟小學一班學生小垚的媽媽。小垚從小被診斷為發育遲緩,心智和語言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孩子?!皝淼绞飶R小學隨班就讀后,孩子各方面的成長讓我看到了他成為一名普通人的希望?!?/div>
來源:安青傳媒
6天前
廖娟:殘疾人就業是“雙向奔赴”,雇主應加強接納殘疾人的意識
廖娟認為,殘疾人就業是一場“雙向奔赴”,除了培訓殘疾人,提升殘疾人的就業能力外,對雇主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他們增強接納殘疾人的意識,學會與殘疾人相處和融合,進一步提升、落實自身的社會責任。
來源:新京報
2022-04-15
鄧猛:推動融合教育,讓更多殘疾孩子進入普校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2025年要讓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結對幫扶共建、集團化融合辦學,創設融合教育環境,推動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融合。鄧猛認為,融合教育是當前殘疾人教育事業的大趨勢。
來源:新京報
2022-04-15
從業五年,小城市里月入過萬,特教老師毅然辭職,有何行業內幕?
如果說普教老師是陽光,照耀著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那么特教老師就是夜里皎潔的月光,與不計其數的家長組成的滿天星光一起,把特殊孩子黑暗漫長的夜晚一天天點亮。從事特殊教育工作五年,早已月入過萬,課程主管優優老師還是提出了離職。每一名特教老師,都是黑暗中閃閃發光的天使。
來源:云中行云
2022-04-13
特教老師不得不說的那些“職業病”,你占了幾條?
俗話說得好,“10個打工人,9個職業病”。做一份工作時間久了,不可避免地會被烙上一些特別的印記。那么,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后,你有了哪些特別的“職業病”呢?看看這些老師的回復,你中了嗎?當特教老師前,我認為生命在于運動。沒當特教老師,誰還不是個說話輕聲細語的溫柔妹砸了。
來源:康復日報資訊
2022-04-11
山東菏澤:十一月底!建成50個“如康家園” 實現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康復全覆蓋
2022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中提到建設50個“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而這項任務正是由菏澤市殘聯承擔,不僅如此,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的任務也由菏澤市殘聯承擔。50個“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計劃11月底全部建成運營。
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2-04-11
隨班就讀難兼顧,干預機構收費高……數萬孤獨癥家庭面臨困境,出路在哪里?
有統計顯示,中國現有孤獨癥兒童300萬-500萬,特殊的病癥,使他們正遭遇著學習、情緒和行為、家庭教養環境以及人際互動等各方面的困境。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地區的孤獨癥兒童超4萬名,由于師資短缺等問題,他們中的不少患兒無法正常進入學?!半S班就讀”,而進入孤獨癥干預機構的患兒,則面臨著收費昂貴、干預標準缺乏等問題。
來源:上游新聞
2022-04-08
自閉癥學生的影子老師,應如何處理“孩子亂跑”行為?
影子老師在處理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不要一味的認為“孩子害怕了”,不要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
來源:上海游語教育康復
2022-04-08
沈陽80后小伙開火鍋店:給聾啞人月薪7000,還把10%利潤給他們!
做你該做的事情,并且接受他的事與愿違。在沈陽有一家無聲火鍋店吃,店內除了老板外,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聾啞”人。經營這家火鍋店的人叫王闖。王闖給他們的月工資是7000一個月,另外還會將10%的利潤分給他們,綜合來算,他們的薪資已經很高了。
來源:蔡艷枚講聽力
2022-04-06
當“影子老師”不再是“影子” 廣州開展融合教育試點,讓孤獨癥孩子更快走出他們的“星球”
人之初,性本善。廣州市開發區第二幼兒園的課室里,飄來細小的朗讀聲。溫馨的場面實際上是一場“緩兵之計”。西西患有孤獨癥,每天中午,他都拒絕午休,在教室里背《三字經》。如今,廣州不少普通學校開展融合教育試點,聘請專職特教老師,“影子老師”們開始去掉“影子”。一方面,對孤獨癥的誤解或恐懼仍廣泛存在。
來源:南方周末
2022-04-06
多份提案議案關注,“融合教育”提上日程!世界孤獨癥日,“星兒”如何擁抱未來?
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關注日。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是一種腦發育障礙,起病于嬰幼兒時期,主要特征為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重復刻板行為,并伴有感知覺異常。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孤獨癥群體人數已超過1000萬,且患病比例仍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成為“星兒”家長們日漸沉重的憂慮。
來源:紅星新聞
2022-04-04
點擊加載更多 

推薦專欄
更多>>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國內領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資訊平臺,關注融合教育行業動態和政策,堅持為從業者提供高質量內容和多項學習服務,促進融合教育傳播和發展。
-
恩啟特教平臺
中國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領域專業互聯網+平臺。致力于用科學的技術和方法,促進行業康復教育水平整體提升,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復教育服務。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
蝸牛大班長
蝸牛爬得再慢,總有到達的時候; 就像星星爬過幾光年的距離,裝飾了萬里銀河。 ——MUST療法以及星希望創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觀察
一個為特殊教育從業者、特殊兒童家長以及公眾提供特殊教育資訊和前沿教育教學方法,并為特殊教育領域和社會各界提供溝通、交流的公益平臺。
-
特殊兒童康復訓練
對自閉癥(孤獨癥)、腦癱、感統失調、語言障礙、聽力障礙、學習障礙、行為異常等兒童的康復訓練。
-
自閉癥互助圈
生命全程,互幫互助。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
融教之家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