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特教老師不得不說的那些“職業病”,你占了幾條?
俗話說得好,“10個打工人,9個職業病”。
做一份工作時間久了,不可避免地會被烙上一些特別的印記。例如,有的老師做久了,看見數字就能聯想到學生的成績,而學生做久了,看見老師就忍不住緊張發抖。
那么,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后,你有了哪些特別的“職業病”呢?看看這些老師的回復,你中了嗎?
01多動
當特教老師前,我認為生命在于運動。
當特教老師后,每天要在小小的教室里,和孩子斗智斗勇,還要在活動場里,陪著孩子蹦跳玩鬧。一天的活動量下來,就像跑了一場馬拉松,只想立馬來個葛優躺。運動是什么,請放過我吧!?
02幼稚鬼?
因為每天陪伴著一群天真的小朋友,沒有經歷過傳說中辦公室的勾心斗角,每次和朋友聚餐,都融入不到他們的話題中,還被大家評價為“幼稚小孩”。
更過分的是,今年過年回家,我和5歲的外甥女一起玩,因為對她使用了一些疊詞(吃飯飯、睡覺覺),竟然被小破孩吐槽“幼稚”!吐血~~?
03馬屁蟲?
上次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我忍不住用上了和特殊小朋友相處的絕招——強化。
“哇,你竟然會自己系鞋帶,太厲害了?!?/p>
“你自己吃飯,還吃的這么干凈,太棒了!”
“你會看著我的眼睛和我說話誒,我太高興了?!?/p>
久而久之,我在小朋友圈里就有了一個不太光榮的稱號——馬屁蟲。?
04愛哭鬼?
愛哭鬼,非我們特教老師莫屬了!
孩子第一次開口發音,我哭了;孩子竟然開口叫我媽媽,我哭了;孩子發脾氣抓破了我的臉,后來朝我道歉,我哭了;孩子的VB-MAPP評估達到三階,我又哭了……
好吧,愛哭鬼就愛哭鬼唄,我樂意。?
05大嗓門?
沒當特教老師,誰還不是個說話輕聲細語的溫柔妹砸了。
當特教老師后,輕聲細語?不存在的!不練就一手“亮嗓門”,怎么能吸引得了一群有注意力障礙的孩子呢?
06嘮叨婆?
當了特教老師后,教學生學習一項簡單的技能,都要重復教學無數次,孩子還可能學不會。久而久之,把自己磨煉成了集愛心與耐心于一體的小仙女,感覺自己棒棒噠~
直到有一次,我媽向我請教如何用手機發紅包,作為媽媽的小棉襖,我必須拿出12萬分的耐心,解決媽媽的疑惑。
就在我還沉浸在自己24孝女兒的角色中時,鋼鐵老媽一句話讓我破功:“你是要更年期了嗎?怎么能比我還啰嗦?”我:“???”?
做特教不易,做一個好的特教更難。不僅需要多項技能加身,還需要具備耐心、責任心、愛心、同理心......
但總有一群人,義無反顧地做出了選擇,并愿意為之努力。他們年復一年,用愛和堅持敲開了孩子們的心門。他們或許很少感受到“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讓他們快樂的,無非是學生們發出了第一聲、新認識了一個字、多掌握了一項生活技能……
做特教是光榮的,雖然累,卻是再做一件充滿愛和意義的事情。
做特教是辛苦的,但是辛苦中帶著甘甜,看到孩子一點點地進步,感到非常欣慰。
做特教是平淡的,一年365天,天天帶著孩子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孩子長大了,自己還在堅守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