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孩子有沒有以下情況
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不喜歡閱讀,閱讀時多字少字、寫字顛倒
書寫速度慢,字跡不規則,力度掌握不好
討厭被觸摸,討厭理發、洗澡、刷牙
偏食、挑食、不愛吃菜,吃手或咬指甲
陌生環境膽小、怕黑、粘人或容易緊張
情緒不穩定,不合群或不會和別人玩
愛惹人,有打人、咬人動作
以上那些可都是感統失調的癥狀哦。?
特此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適合0-12歲各年齡段孩子的感統訓練清單,建議收藏慢慢看哦。
0-6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通過感官信息來認識世界,父母在這個時候要給孩子溫柔穩定的感官體驗。
比如,在寶寶睡醒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后背,動作輕柔的給孩子訓練觸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然后讓寶寶觸摸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看不同的顏色
抱著寶寶輕輕地前后搖擺,用食指輕輕地撫摸他嘴邊的皮膚,當寶寶朝你微笑時,要表揚他,并讓他知道這樣使你有多開心。
用你的手蒙住你的臉,然后移開,同時說:“藏貓貓”。
讓寶寶去觸摸及抓握,都是訓練精細動作及觸覺的最佳選擇。
6個月-1歲
此階段的寶寶開始可以移動自己的身體,學會坐、爬、行走。
肚子貼地爬行以及手掌和膝蓋撐地爬行時,大腦會接收本體覺,前庭覺和視覺的感覺刺激,同時了解環境中物品與自己的空間關系,以及對自己身體位置的知覺。
爬行對于孩子今后大腦左右分化及專責化及眼球控制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要盡可能多的讓孩子爬行。
此時讓寶寶雙手并用拿起奶瓶或者用手抓起手搖鈴,由一手換到另一手,這些動作都是對日后感覺統合發展有一定的作用。?
平時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來鍛煉孩子的肢體協調力和聽知覺能力。
1-2歲
這個階段的寶寶雖然還會時不時地把東西塞進嘴里,但往往只咬一下就拿了出來,并且用眼睛去觀察,用手去把玩,還喜歡用手到處去觸碰東西。
這正是培養手掌觸覺辨識能力的大好時機,幫助寶寶穩固精細動作的基礎
比如,在吃飯時讓寶寶自己抓飯吃,讓他感覺什么是“熱”,在洗手時,把手放在清涼的水里告訴他什么是“涼”,促進寶寶手掌觸覺的發展。
媽媽還可以跟寶寶一起用玻璃絲串扣子、串洞,或者讓寶寶拿著筆涂鴉,培養寶寶精細動作發展。
2-3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可以單獨活動每一根手指,也可以協調幾根手指的活動。
因此,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玩拼圖、穿木珠、魔力沙和黏土等需要動用一點點腦力的小玩具,提高孩子的進行動作完成能力。?
可以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金雞獨立、蹦蹦跳跳,改善孩子的身體協調性,改善前庭覺和本體覺能力,另外去兒童游樂場玩是2-3歲幼兒最興奮的事。
無論是滑滑梯、蕩秋千、攀爬架、浪板、蹺蹺板等,都是感統訓練不錯的選擇,培養平衡技巧與雙側動作協調。
3-6歲
3歲之后,孩子的大腦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更強,家長要讓孩子多運動來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比如,很多孩子喜歡鉆來鉆去,在樓梯里爬上爬下,那家長不必刻意阻止。
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進行大運動的感統訓練,比如,練習單腳跳,讓他們跳起來用頭去頂懸掛在空中的球等。?
在精細動作方面,3-6歲的孩子雙手協調性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動手能力,可以自己動手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脫衣,穿襪穿鞋,整理玩具,洗手吃飯。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通過一些訓練精細動作的游戲,比如穿珠、夾豆、涂色、描線、拼圖、剪紙等,更好地開發孩子手的功能,為入小學之后握筆寫字奠定基礎。
6-9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一旦進入小學,感統失調的表現就會突顯出來,這時要積極參與感統訓練,抓住腦發育關鍵期。
6-9歲的孩子平衡能力、運動能力有所提高,就可以鼓勵參加各種球類活動,如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尤其是排球、網球和羽毛球,可以幾個人對打,也可以對墻練習。
球類運動對小肌肉、大肌肉協調以及反應速度、靈活性都很有幫助。?
要是想親子互動強的話,可以與孩子一起玩拋球擊掌,準備一個質量較輕的軟球,將球拋向空中后擊掌數次,之后接住球,擊掌次數多者獲勝。
游泳也是這個年齡段訓練感統的一種選擇,在游泳過程中不僅全身都在動,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能夠得到提高,而且由于水對孩子皮膚的特殊撫觸作用,他們的觸覺防御也會大大降低。
9-12歲
這個階段孩子的問題更加突顯,解決的難度也會變大,因此要把握好感統訓練的最后階段。
家長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進行爬山,這是一項能促進身體雙側協調類的感統活動。
高山上的遠眺近看,對于孩子眼部肌肉的鍛煉非常有益,有助于孩子視覺廣度,視覺靈活聚焦等多項視覺能力的提升。
感統訓練強調針對性,一定要因人而異。
需要專業測評后根據個案身體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狀態、能量高低等來設定訓練方案,并兼顧視、聽、嗅、味、觸和前庭六大感官,促進大腦形成新的網絡連結。?
和大家強調一下,感統失調并不可怕,它壓根就不是一種真正意義的病癥,通俗的解釋就是:它僅僅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
據數據表明:普通兒童中,感統輕度失調的比例為35.9%,重度失調的比例為10.3%。
換句話說,正常的孩子也會存在感統不夠好的情況,只不過還沒有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但是不引起足夠重視的話,確實會減弱孩子的認知與學習能力,造成孩子學習效率的低下或者學習效果不理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