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指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2022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中提到建設50個“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而這項任務正是由菏澤市殘聯承擔,不僅如此,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的任務也由菏澤市殘聯承擔。
4月8日,菏澤市召開市殘聯2022年民生實事工作新聞發布會,菏澤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張國華,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孫鵬飛,市殘聯康復部負責人王朝東、市殘聯教育就業部負責人姚元濤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這項民生實事工作具體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殘疾人的福音,50個“如康家園”計劃11月底全部建成
據張國華介紹,“如康家園”是山東省殘疾人之家的建設品牌,其目標追求是讓殘疾人“如意安康”,為殘疾人打造一個讓他們融入社會、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家園?!叭缈导覉@”建設聚焦16周歲以上困難且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群體,依托基層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集日間照料、輔助性就業、社區康復、技能培訓、文化體育、志愿服務、交流互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
2021年,我市20個“如康家園”已全部建成并啟用運營,共服務殘疾人619人,減輕了各自的家庭負擔。其中有226名殘疾人通過“如康家園”實現了輔助性就業;有232名殘疾人通過“如康家園”享受到了日間照料服務,減輕了各自的家庭負擔;有161名殘疾人就近就便在“如康家園”中享受到了社區康復服務。
2022年,“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建設列入菏澤市政府2022年工作報告十大民生實事事項,全市建設50個“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市殘聯出臺了《2022年菏澤市“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建設實施方案》。為確保完成任務,市殘聯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精準幫扶,安全實效。50個“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計劃11月底全部建成運營。
圍繞四個堅持 2023年實現“如康家園”全市167個鄉鎮全覆蓋
為更好的建設“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菏澤市殘聯制定了《2022年菏澤市“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建設實施方案》,把“如康家園”列為頭號工程,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攻堅克難,確保年內全市50%鄉鎮每個鎮街至少建設一個“如康家園”,2023年全市167個鄉鎮全覆蓋。
姚元濤表示,菏澤市殘聯將圍繞四個堅持推動建設“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
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推動將殘疾人工作融入基層工作大局,以黨建引領“如康家園”正確發展方向,以鄉鎮(街道)為配置建設主體推動“如康家園”建設。目標是努力建設集聚合力、富有活力的基層助殘綜合服務平臺和工作平臺,實現基層工作與服務的統一。
堅持以人為本、精準幫扶。通過殘疾人基本狀況調查、日常走訪等方式,及時了解掌握殘疾群眾現實需求,通過“如康家園”提供基礎性、兜底性的基本服務,真正讓殘疾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
堅持內外協同、融合發展。統籌各項服務與基層社區服務和社會助殘服務有機結合,以服務整合推動資源集聚、政策集成。
堅持因地制宜、安全實效。從殘疾人需求和基層實際出發,借勢借力黨群基層組織建設、養老、醫療衛生、就業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養老助殘、康養結合、康復就業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按照“六個有”的建設標準,打造“3+N”式服務平臺,融入“15 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做到一家多能、一園多用、規范管理、安全運行,不斷提高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輔助性就業 讓殘疾人有尊嚴的生活
輔助性就業,是指組織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就業意愿但難以進入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從事生產勞動的一種集中就業形式,在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勞動報酬和勞動協議簽訂等方面相對普通勞動者較為靈活。
姚元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因社會適應能力弱或出行障礙,多數難以進入競爭性勞動力市場實現就業,生活主要依靠家庭成員供養或社會救助。輔助性就業的工種基本是操作簡單、程序簡易的工作,便于操作,就業者在家人的陪護下,經過短時間培訓后就能正式上崗。這些殘疾人能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一份收入,燃起生活的信心,過著與常人一樣有尊嚴的生活。
2021年,山東省提出了“如康家園”殘疾人之家建設試點工作,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納入其中。2021年菏澤市完成試點建設任務20家,解決了226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就業,極大提高了這些殘疾人生活的信心,也給這些殘疾人家庭帶來了希望。2022年,菏澤市計劃建設50個如康家園,將給這些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讓他們從事簡單勞動,獲得固定收入,參與帶來價值感,促使他們融入社會,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保障目標。
3年累計康復救助殘疾兒童10352名
孫鵬飛在發布會上介紹到,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格外關心關注,將殘疾兒童康復納入民生工程,列入市財政預算,全面開展康復救助提升行動,強化康復服務能力建設,確保應康盡康、應救盡救。
2018年起菏澤市持續實施“萬名殘疾兒童康復工程”,并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健全康復救助制度。出臺了《菏澤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菏政發〔2019〕6號),明確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內容、項目、標準及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殘聯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規范康復救助行為。出臺了《菏澤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菏殘聯發〔2021〕16號),規范康復救助程序和異地康復服務辦法,明確了救助標準和篩查診斷權限,優化服務流程,確保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有效落實。
3年來,全市累計共康復救助訓練殘疾兒童10352人次,輔助器具適配5496人次,支持性服務17770人次。有效減輕了殘疾兒童家庭家庭負擔,為殘疾兒童家庭美好生活點亮了希望,取得了社會廣泛贊譽和良好社會經濟效應。?
今年,市殘聯將不斷完善殘疾兒童篩查、診斷、康復救助銜接機制,加強定點康復機構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實施集中康復訓練,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高效運行。為此,市殘聯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明確了年度任務:3月底前,出臺全市工作實施方案,初步確定有需求殘疾兒童康復人數。6月底前,完成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總人數的60%。9月底前,完成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總人數的90%。10月底前,基本完成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任務,同步錄入省殘聯精準康復服務系統。11月底,實現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康復全覆蓋。
探索居家康復新模式 不斷提高殘疾兒童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
王朝東表示,當前菏澤市已經擁有幾十家康復機構承擔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任務,2022年菏澤市殘聯將繼續聚力聚焦殘疾康復主責主業,深入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確保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
組織開展殘疾預防宣傳,完善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康復銜接機制,落實殘疾兒童康復制度及配套政策,保障殘疾兒童免費享受規范有效的基本康復服務。組織腦癱兒童肢體矯正手術和腦外科手術篩查,對100名腦癱殘疾兒童適配矯正器具。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推廣“互聯網+康復”做法,提供遠程和個性化服務,探索居家康復新模式。?
推進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建立健全殘疾康復服務網絡。探索建立居民小區康復驛站,引導殘疾人自助互助就近就便康復訓練,增加社區康復服務供給。發揮殘疾康復產學研基地帶動作用,推進殘疾康復產學研融合發展,全年培訓康復技術人員260名以上。
持續開展康復機構能力提升行動,對標行業規范,提高服務質量,力爭8家機構入選全省100家示范康復機構。
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康復機構建設,鼓勵多種形式開辦康復機構。四是加強康復人才隊伍培訓。以康復人才培訓為基礎,培養建立康復骨干人才和學科帶頭人才隊伍,進一步健全培訓網絡和管理制度,形成科學有效康復專業人才在崗培訓工作機制,不斷提高殘疾兒童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